聚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高端产业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共解“卡脖子”难题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提出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近日,在上海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大会上,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是表示。
相关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21年,我国工科本科生在校人数从万增长到万,增幅达倍;工科研究生招生人数从万增长到万,增长了倍,自主培养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深地探测总师等大国工程领军人物,产出了大量战略高技术研究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教学内容不能满足未来工程实践需求。”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工程教育调研组撰文指出,当前,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缺少对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系统把握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的前瞻布局,缺少面向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而设置的课程教学内容。
【资料图】
此外,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知识解决工程问题、推动技术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工程教育调研组还表示,培养机制不能遵循工程教育多主体协同的规律。一方面,高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仍未完全调动起来,企业存在“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高校在制度供给方面存在不足;另一方面,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对此,成旦红表示,上海大学将把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建设作为创新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立足自身优势,突出培养特色,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通过打造“学校主导、产业牵引、学科支撑、产教协同、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特区,探索形成“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主题”多主体协同的有组织的急需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那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上大模式”究竟是怎样的呢?据介绍,一是要实施转变理念、转变模式、转变机制,高起点打造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新特区;二是聚焦融通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融通人才培养与产业技术创新、融通卓越发展与产业报国,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机制;三是深化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结合、专业实践与项目攻关结合、学位论文与技术创新结合,着力提升研究生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能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海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第一届理事会由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张江实验室、临港实验室、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双碳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的14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实验室等单位与上海大学共同组成。
事实上,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已是迫在眉睫。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工程教育多学科交叉创新引智基地执行主任林健表示,该学院面向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而不是传统的学科专业培养硕博层次卓越工程师,其建设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视野、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和动态适应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卡脖子”问题的高层次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工业核心领域大型央企工程教育资源优势,形成工程硕博士有组织联合培养新范式,校企打造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共同体,全过程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并实现培养目标。”林健总结道。
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则告诉记者,上海大学将依托新成立的卓越工程师学院与各理事单位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推动“招生、培养、管理”一体化,全方位深层次大力度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
刘昌胜进一步表示,要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双碳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攻关核心技术,做实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共同体,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人才,助力产业界人才生态创新升级,形成工程硕博士有组织联合培养新范式。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标签: